01.琉球王国
沖繩縣曾經被稱爲琉球王囯,是以國王為最高統治的獨立國家。
1187年舜天王朝開始,以後相繼為英祖王朝和察度王朝。察度王接受了中國諭詔,於1372年派遣泰期前往中國進貢。從此開始了周邊國家向中國進獻貢品以得到朝廷恩賜的“進貢”,以及中國皇帝承認周邊國君主的“冊封”體制。
當時的琉球,分北山・中山・南山,處於相互爭鬥之中。第一尚氏王朝的尚巴志王討伐了敵手,實現了三山統一。此後,1470年伊是名島出身的金丸繼承王位,稱尚円王,開始了第二尚氏王朝。
14世紀開始至16世紀,琉球通過與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進行轉口貿易而繁榮昌盛。以後,被稱爲“大交易時代”的這一時期的繁榮景象,作爲碑文刻予“万国津梁の鐘”。
但是,1609年薩摩藩發兵3000進攻琉球。以後,琉球在日本幕藩制度的統制下保持了與中國的繼續交往,在日中兩國的外交關係下維持了琉球王囯的體制。

02.王国時代的首里・那覇
作爲貿易囯在亞洲海域稱雄的琉球,交織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特別是受到中國和日本文化的強大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其文化中心是首里和那霸,即現在的那霸市。
現在的那霸市包括首里・那霸・真和志・小祿地區,由這4個各具特色的地區組成。
首里以王都首里城為中心,是琉球王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那霸因擁有那霸港,所以作為港口城市得到了發展。擁有泊港的泊村,中國後裔居住的久米村也鄰接著當時的那霸。
此外,曾經被稱作“浮島”的離島與那霸之間,經由1451年建造的“長虹堤”(約1km的海中道路)而將兩岸連接。
真和志和小祿地區(當時稱爲真和志magiri,小祿magiri)作爲都市近郊的農村,提供了保障首里和那霸都市居民的生活資源。



03.沖縄県設置
1872年明治政府強行設置了琉球藩,1879年派遣陸軍和警察進駐琉球設置了沖繩縣(琉球處分)。
當時,因縣廳被設置在那霸,所以那霸成爲了政治・經濟的中心。並於1921年5月20日,將當時的首里區・那霸區實施為市制,由此沖繩縣誕生了第一個“市”。
但是,在1944年10・10空襲中,那霸市遭受到美軍的空襲,那霸市街90%燒毀。在第二年的日美兩軍陸地戰中更是喪失了無數的無辜生命和文化遺產。
戰後的沖繩處於美軍統治之下。通過強行土地徵用,在那霸市内建造了那霸軍港等美軍設施。
此外,那霸市在1954年與首里市和小祿村,1957年與真和志市合併,形成了現在的那霸市。
經歷了27年的美軍統治,1972年5月15日,沖繩的行政權回歸日本,新沖繩縣誕生了(本土復歸)。但是,因爲復歸時基地等各種問題尚未解決,所以基地仍然作爲一個重大問題遺留至今。
2000年召開了主要囯首腦會議“九州・沖繩峰會”,市内的首里城跡,識名園,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玉陵被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等,沖繩登上了世界舞臺,得到了廣泛的矚目。
在悠久的歷史中,一直處於琉球・沖繩史舞臺中心的那霸市。現在,不但是傳送獨特歷史文化的都市,而且作爲獨特風格的縣都將繼續得到發展。
